隨著我國1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數據公布,同比上升4.9%,低于市場預期。此前我國已提高存貸款利率并上調存款準備金率,預計近期將不會有重大調控政策出臺,政策面上將會出現一段時間的觀察期,預計油脂市場價格將繼續保持高位運行格局。 下一步市場注意力將會轉移至原油和北半球春播、南半球收割上,因此,未來可能受到市場重視的炒作題材有四個:一是中東地區政局動蕩,影響原油供給和輸出,原油價格被推高造成植物油因生物柴油概念提升消費預期;二是原油價格上漲導致海運費增加,最終使我國油脂油料進口成本增加;三是南半球大豆即將進入收割期,大豆收割進程、道路港口壓力以及阿根廷和巴西工人罷工等影響油脂油料輸出,致全球供給緊張;四是北半球即將進入春季播種期,大豆播種面積意向調查顯示,市場普遍預期大豆播種面積將會減少。因此總體來看,未來市場炒作題材仍然豐富,利多因素層出不窮,上漲行情可期。 當然目前市場還是存在潛在利空因素,投資者在操作時應保持理性。春節前后溫總理先后三次強調穩定物價,政府也一直在貫徹調控意圖。就油脂市場而言,2010年至今一直在持續拋售植物油儲備,調控市場供給。2月15日在安徽糧食批發交易市場及其聯網市場舉行的國家臨時存儲食用油競價交易會,計劃銷售菜籽油99626噸,實際成交92759噸,成交率93.11%,成交均價9688元/噸。本次成交良好,也預示著市場對油脂后市繼續看好,但是隨著拋儲量持續增加,國家儲備減少到政府底線時,為調控油脂價格,增加進口將是必然趨勢,雖然會增加更多的炒作題材,但屆時油脂市場的供應必然會受到影響。 除了以我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為應對通貨膨脹出臺相關調控政策外,以歐洲和日本為代表的發達國家財政赤字問題,以及經濟增速放緩甚至出現回落,也可能影響目前油脂價格的上漲趨勢。歐洲各國為減少財政赤字大規模消減政府支出,降低了歐洲在全球市場的購買力,歐洲對油脂的消費預期將會降低。另外日本等國家的經濟增速放緩,同樣影響著油脂的需求預期。所以未來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均有各自潛在的不利因素存在,因此投資者不要盲目追高,穩定獲利為上。 綜上所述,在CPI公布之后的這段消息真空期,市場將以調整行情為主,后期隨著市場注意力轉移,各種利多因素開始炒作,價格有望繼續上漲并且存在創出新高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