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競爭就是品牌競爭。不必費太多言辭大家都明白這個道理,打造一個強大的品牌是每個企業的夢想,但這卻是一項復雜而浩大的工程。而品牌命名是這項工程的第一步,也是十分關鍵的一步。一個瑯瑯上口、通俗易記、使人產生有積極的聯想的名字,對品牌的傳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相反,一個拗口、難懂難記、使人產生負面的聯想的名字,會阻礙品牌的傳播和發展。雖然,好的名字不一定能打造出好的品牌,但好的品牌絕對不會是壞名字。 可口可樂(Coca Cola)打入中國市場時,擬用四個諧音的漢字來稱呼這種不含酒精的西方飲料,開始選譯的是“蝌蚪嚼蠟”, 又是動物又是蠟燭,無味加不干凈的印象,使其無人問津,后轉用“可口可樂”,美味可口,開心快樂,從此銷路大增。 品牌命名既然如此重要,那么企業在給品牌命名時,應當按照品牌命名的一般原則去作一番深思熟慮,再定名,絕不能草率了事。品牌命名為原則:通俗、好記、易讀、新穎、能使人產生有利的聯想。如“哇哈哈”、“美的”、“蒙?!?、“蘋果”等等。切勿掉進品牌命名的陷井。 所謂的品牌陷阱,就是指品牌命名者只出于單方面考慮,用些不常見的生詞,或結構太復雜的字,或給品牌內涵帶負面影響的詞組命名。這些字或詞通常是產品原料名、人名、地名,品牌命名者通常是出于紀念的目的。品牌命名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 1、用一種物體,這些多數是產品成份或有特殊含義的物體,如可口可樂、蘋果、白貓等;2、用有含義的詞組,如正大、希望、雙匯、雨潤等;3、創造沒有含義的詞組,如柯達、索尼等;4、用人名或人名的諧音,這些人多數企業的創辦者,如張裕、戴爾、揚翔(楊翔)、皇明(黃鳴)等;5、用地名或地名的諧音,這些地方多數是企業發源地,如青島、豐田、伊利(伊犁)。 總之,品牌命名者要站在消費者的角度去考慮命名,而不是站在企業經營者的角度。
|
原帖由 <I>亞勇</I> 于 2008-3-2 15:12 發表 <A href="http://www.www12347.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00845&ptid=167937" target=_blank><IMG alt="" src="http://www.www12347.com/images/common/back.gif" border=0></A> 就是這個“瘟氏”,肉雞銷量現在廣東省第一,肉豬很多客戶都點名要溫氏的,供香港的肉雞也是打溫氏牌的,呵呵,銷量都很好。而且客戶強烈要求溫氏公司打出自己的品牌,就是溫氏。在農業這塊,不需要太多的炒作,土氣 ...
原帖由 <I>wenscjb</I> 于 2008-3-2 17:04 發表 <A href="http://www.www12347.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00960&ptid=167937" target=_blank><IMG alt="" src="http://www.www12347.com/images/common/back.gif" border=0></A> 一派胡言,溫氏食品,國家農業部領導檢查食品安全時發出“溫氏肉豬,質量免檢”的稱贊。樓主不看,溫氏各個產業發展都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