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首頁 家禽 國內家禽 查看內容

    “鴨脖子”們的資本之春

    2011-1-19 11:02| 發布者: 曹錦萍| 查看: 532| 評論: 1|來自: 南方周末

    摘要: 2010年12月15日,在深圳市中心的馬哥孛羅酒店,小學畢業生周富裕嚼著自己制作的鴨脖子開了一場新聞發布會。會上,深圳本土創投——天圖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宣布給這家名為“周黑鴨”的鹵制鴨子連鎖公司注資6000萬元,雙 ...
      中國消費有多強大?連鴨脖子都能一年賣幾十億元!“路邊攤”們趕上了機會之春,但要想做成大品牌,還有許多坎要過。

      又一家“路邊攤”想要飛了——連賣鴨脖子的都能拿到6000萬風投。

      2010年12月15日,在深圳市中心的馬哥孛羅酒店,小學畢業生周富裕嚼著自己制作的鴨脖子開了一場新聞發布會。

      會上,深圳本土創投——天圖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宣布給這家名為“周黑鴨”的鹵制鴨子連鎖公司注資6000萬元,雙方計劃,2015年前,到A股上市。

      與精武鴨脖、煌上煌、廖記棒棒雞、久久丫等鹵味小吃一樣,周黑鴨也是一個地道的“路邊攤品牌”。最近幾年,得力于國內消費市場的火爆,他們相繼崛起于閭巷。

      這種崛起的標志是門店數量的飆升。周黑鴨用三年開出了200多家店;而久久丫的店連續7年每年都以100%的規模增長,到現在其自營連鎖店已達到1000余家。而在2005年還只有61家門店的絕味鴨脖,到今年全國門店已突破3000家,4年間膨脹了36倍。

      接下來則是資本的青睞。2006年,“小肥羊”引進了境外投資者,在業內展開了一系列收購兼并活動,并于兩年后上市。最近的一起,則是起家于重慶小餐館的“鄉村基”,在引進紅杉資本、海納亞洲兩家風投后,在今年9月成為第一家在紐交所上市的中國餐飲公司。

      “路邊攤”的現代化

      很小很小,小到可以忽略的小作坊,幾乎是這些“路邊攤”們共同的原點。

      1994年春天,22歲的東莞青年蔡達標和比自己小兩歲的潘宇海結成拍檔,在東莞長安鎮霄邊村107國道旁,開了一家蒸品快餐店,取名“168”——這是“真功夫”的前身。同一年,19歲的周富裕也從老家重慶來到武漢,幫大姐在一個菜市場里做鹵菜生意。

      但這些路邊攤要想成長,很快都會遇到一個同樣的困難:標準化改造。

      成立三年后,“168”更名“雙種子”,蔡達標開始了標準化中式快餐的嘗試。他將電腦程控蒸汽柜運用于快餐,而不再需要專門的廚師來烹飪,員工只需培訓45分鐘就可操作。通過“蒸”的方式,蔡達標找到了中式快餐標準化的突破口,并將“雙種子”更名為更易于傳播的“真功夫”。

      而周黑鴨,也在數年后,走到了同樣的關口。

      原本憑感覺做的鴨子,被細分成了36道工序,并在每道工序上設置了質量控制點。在所有環節中,能夠用機器的,全部用機器。一只鴨子,從半成品到最后的成品,精確控制到8個小時。

      去年9月,周黑鴨引進了ERP系統,通過這些信息技術手段對旗下門店進行統一管理。因為終端店的銷售情況在生產中心就能一目了然,讓周黑鴨能準確地根據銷量來進行生產。加上每天進行2-3次的配送,每個店面食物能做到“零庫存”管理。

      牽頭投資周黑鴨的天圖創投合伙人王岑對記者表示,這也正是天圖創投看中周黑鴨的原因之一。在他看來,周黑鴨采取的“中央廚房+直營店”模式“穩定,具有可復制性”,因而可以不斷做大。

      經過標準化改造的“周黑鴨”一改之前的緩慢步伐,開始快速擴張。引進專業團隊后的三年間,店面從8家一下子增加到200多家,員工從60多人增加到1000多人,還建立了網上商城。今年周黑鴨的銷售額超過了4億元,同時在武漢、江西、深圳建立了三個生產中心。

      能不能走過這道坎,成為草根品牌們能否真正成長的分水嶺。

      這些草根品牌,有的是憑借祖傳秘方,如“王守義十三香”、“黃正龍涼茶”等;有的是憑借自己獨自摸索出的味道,如“老干媽”、“大娘水餃”等。由于創業者同樣出身草根,所以憑借“一招鮮”出名之后,能否實現標準化的流程改造,成為企業能否壯大的第一個門檻。

      打破家族化

      當連鎖店越開越多,這些品牌的創始人便越來越吃力了——他們全都來自草根,全都沒多少文化。

      今年45歲的周黑鴨董事長周富裕,出生于重慶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打小對讀書就不感冒,小學六年,他讀了八年。他告訴記者,為了應對企業長大之后的難題,他曾去報了個MBA,但苦于文化水平所限,連筆記都沒辦法記。

      三年前,在培訓機構的介紹下,他前往蒙牛參觀,這給他帶來強烈震撼,他下決心,也要改變周黑鴨的小作坊模樣。

      對他來說,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引進比他更“高”的人。

      一開始,他招了一位工商管理專業的大學畢業生,但對方“只有理論,沒有實踐”,并沒有為周黑鴨帶來質的改變。

      2006年,在朋友的引薦下,他找到了比自己大五歲的朱於龍。后者曾在百匯、華聯、武商量販等幾家大型超市擔任過經理,有著豐富的管理經驗。

      周富裕對南方周末記者回憶說,那時他倒像個應聘的,而朱則像個考官,談了三次,直到他給予絕對的用人權和決策權后,朱才決定加入。

      彼時的周黑鴨已經有近60名員工,但90%都是周富裕的親戚和老鄉,文化水平也與周差不多。公司內只有簡單分工,沒有組織架構,也沒有正規的章程制度。

      引進職業經理人時,他的家人一片反對,岳父當著他的面說,“找個外人來管自己人,是腦子燒壞了。”一些不服管的親戚,甚至沖進總經理的辦公室,大打出手。

      無奈的周富裕將所有親戚召集到一起,放《孫武練兵》給他們看,“不聽話的妃子,照樣殺頭,如果你們想我的企業做大,就不要拆臺?!?br>
      朱出任總經理的第一件事,就是理清各崗位職責,制定了一套嚴格的獎懲制度。第二年,周富裕又引進了三位有著超市運作經驗的高層。

      一些大企業所面臨的家族化與現代化之間的沖突,在這些草根品牌上,似乎表現得更為激烈。因為視野所限,他們更難理清骨肉親情與企業現代規則之間的關系。

      “周黑鴨”賣出名之后,周富裕的哥哥、大姐、二姐也都跟隨其一起奮斗。去年,他的哥哥自立門戶,成立了另一個品牌,短時間內,曾掛過“周鴻鴨”的招牌,外人一看,以為是周黑鴨的另一個“山寨兄弟”。為了支持哥哥,周富裕不但默認了,甚至還讓哥哥從他店里以八折拿貨,以“周鴻鴨”的品牌出售。

      這樣的事情,在行業內并非孤例?,F在已經做得很大的“廖記棒棒雞”,市場上其實有兩個:一是“成都廖記連鎖“,其所有者是廖氏三兄弟;二是“四川廖氏餐飲”,其所有者是李良峰——廖氏三兄弟的舅舅,四川廖氏在口味和招牌上都緊跟著成都廖記。

      而已經位居中式快餐連鎖第一梯隊的“真功夫”,也未能逃脫這個魔咒。去年8月份,蔡達標與他的創業伙伴、后來的妻弟潘宇海因爭奪管理權而反目,企業一度陷入危機。

      對于這些草根品牌來說,解決這個問題最常見的方式,就是引進“外資”——實際上,隨著中國的消費市場讓越來越多的人覬覦,草根品牌們正面臨著很多的機會。

      2002年之后,一些知名的國內品牌如太太樂雞精、灣仔碼頭水餃等相繼被雀巢、通用磨坊等國際巨頭收購于麾下,而小肥羊、鄉村基、周黑鴨等則開始引入風投或者上市。

      外來資本給這些草根企業帶來的不僅僅是錢,還有不同的企業經營理念。周黑鴨董事長周富裕告訴記者,引進風投之后,他被迫做出改變。最近,哥哥已經改了招牌的名字,并且開始建立自己的生產中心。兄弟倆開始分開發展。

      山寨危機

      不過,對于所有的“草根品牌”來說,從小作坊走出來之后,幾乎都面臨著同樣一個最大的危機:山寨。

      這往往是他們能做起來的法寶之一。周富裕毫不諱言,他一開始,學的就是同行——“廖記棒棒雞”。

      2004年,這家誕生于上世紀90年代的四川鹵食連鎖進駐武漢市場,統一的裝修,鮮明的風格,給周富裕帶來強烈刺激。他意識到,原來鹵菜也可以做這么大,也能走出菜市場。當時還不懂什么是VI、CI的周富裕,找朋友按照自己的形象設計了個LOGO,就直接把裝修師傅帶到“廖記”旁,指著人家的店面說,“就按這個來裝修”。

      門檻低是他們能做起來的原因,也成為他們做起來之后的痛處。以火鍋連鎖企業“小肥羊”為例,雖然身為行業“一哥”,另一家名為“小尾羊”的火鍋企業如影隨行,其營業額穩居行業第二。而與“老干媽”如影隨形的“老干爹”等,也在重復著同樣的故事 (據不完全統計,仿冒“老干媽”的產品多達五六十種,造假地遍及湖南、四川、陜西、甘肅等省及貴州本省等傳統食辣區)。

      轉型較慢的周黑鴨,更是飽受山寨之苦。負責打假的副總經理郝立曉之前對商標法一竅不通,這幾年為了維權,他幾乎能閉著眼,背出其中的每一條每一款。據他統計,最近一兩年,武漢及周邊城市出現了近百家假冒店,數量甚至一度超過了正牌周黑鴨。最夸張時,在武昌一所大學的一條巷子里,50米內出現了4家山寨店。在江西甚至還出現了假冒周黑鴨的加盟者怒砸正宗周黑鴨門店的事情。

      “精武鴨脖”、“廖記棒棒雞”、“久久丫”們,無人能避免被山寨的命運。

      這與中國脆弱的知識產權保護有關,也與創業者最初保護意識較弱有關。

      因池莉的小說《生活秀》走紅的“精武鴨脖”就是典型例證。出名之后,各地的學藝者均向武漢精武路涌來。精武路上賣鴨脖的商戶們,也不設門檻,廣招學員,每個人收費從幾百元到幾千元不等,而這些學員也在外廣招學員。于是,“精武鴨脖”的徒子徒孫們便遍地開花,一個標有“精武鴨脖”的燈箱和一個擺滿鴨脖的簸箕,都可以開張。

      知識產權意識的淡漠,最終也給周富裕帶來了大麻煩。2005年,因為不懂商標注冊專業知識,他請一家代理機構注冊“周黑鴨”品牌時,按商標國際分類本應申請第29類(食品類),結果卻申請了第35類(廣告類),這造成了周黑鴨只能在廣告宣傳上擁有獨享性和排他性,而在食品經營上卻無法叫停同行惡意競爭,從而也無法對群起圍攻的山寨店維權。

      等周富裕意識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周黑鴨”第29類商標(食品類)已經被另一家并不從事鹵制品生產經營,老板也不姓周的餐飲企業搶注。去年5月,周富裕不得不忍痛花費“重金”從該企業手里買下商標權。

      不過,路邊攤們正在成長。吸取教訓的周富裕,從去年開始,赴海外搶注周黑鴨商標,目前,已經拿到了美國、日本、歐盟等國家的商標 (但在有些地方,比如澳大利亞已經被人搶注)。

      去年拿到商標權之后,周黑鴨便開始了維權之旅,首次狀告武漢一侵權企業,便獲賠30萬元。而屢屢被侵權傷害的“老干媽”,也在不斷舉起法律武器,并且不斷贏得商標保衛戰的勝利。

    文章來源:南方周末(廣州)  

    ?й?????????????????

    頭暈

    傷心

    搞笑

    抗議

    路過
    7

    已閱
    1

    支持

    超贊

    剛表態過的朋友 (8 人)

    發表評論

    最新評論

    引用 hujinshui 2011-1-19 12:47
    可怕的資本運作

    查看全部評論(1)

    發布主題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1 07:08,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川市| 乐平市| 离岛区| 南涧| 万年县| 搜索| 新巴尔虎右旗| 新民市| 邹城市| 凤山县| 济南市| 长沙市| 开江县| 金堂县| 永靖县| 虹口区| 达日县| 巫山县| 桦南县| 大连市| 高密市| 藁城市| 鞍山市| 新建县| 颍上县| 株洲市| 青田县| 虞城县| 峡江县| 土默特左旗| 永定县| 锡林浩特市| 卓尼县| 孝昌县| 新平| 尚义县| 蒙城县| 东兴市| 华容县| 余庆县|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