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數中國乳業多事之秋大大小小的風波,始作俑者大多都追溯到奶源上,在一片“問責”聲中,部分地方政府對奶源監管的弱化和缺位暴露無遺。相形之下,淄博乳業面對一次次“大考”始終波瀾不驚,以“淘盡黃沙始見金”的雄姿詮釋了“淄博制造”的內涵。 特別在“三鹿”三聚氰胺事件中,我市生產的乳品沒出現任何問題,得益乳業歷經國家、省、市質監部門多次抽檢,產品質量批批合格,成為全國乃至全省乳品企業質量安全的典范。“先建奶源后做市場,成為得益乳業在行業危機中獨善其身的制勝法寶,其中政府對奶源建設和乳品質量監管的作用無可替代。”得益乳業董事長王培亮深有感觸地說。 產業興奶:政府直面奶源競爭 “現代乳業的競爭是奶源的競爭”,這考驗著企業,更考驗著政府。縱觀我市現代奶業迅速崛起的歷程,政府的推動力量無疑成為乳業振興的中堅,畜牧獸醫部門責無旁貸地站在了推動發展的最前沿。 為打造高質量的自有奶源基地,市政府拿出巨額資金,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培植壯大奶源,推進標準化養殖。高青作為我市最大的奶源基地,現代乳業項目迅速崛起,為此政府兩年內投入資金1000多萬元,新建、改造了9個牧場、15個奶站,使其躍居國家級先進水平。同時,政府還為奶牛養殖、重點設備購置提供補貼,幫助農戶為奶牛養殖上了“保險”。 科技興奶:良種良法提質增效 科技是現代乳業的重要支撐。近年來,我市畜牧獸醫部門堅持向良種奶牛、高產奶牛要質量和效益,憑借完善的科技推廣體系,每年推廣良種凍精吸管6萬支,價值達90萬元,全部無償供應給奶農,良種補貼效果日益顯現。良法飼養重點推廣了秸稈青貯特別是全株青貯,2010年秸稈全株青貯面積超過了10萬畝,是兩年前青貯量的40倍。全株青貯飼料營養成分高、適口性好,帶動生鮮奶質量明顯提升。 科技興奶要從源頭抓起,從最基層抓起。為了讓廣大奶牛養殖戶更好地學科技、用科技,我市畜牧獸醫部門在管理中轉變職能、轉換“角色”,加大科技服務力度,邀請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李勝利教授等專家授課,舉辦了奶牛飼養技術、現代農業發展資金奶牛產業項目等系列培訓,為奶農作現場指導,大力推廣胚胎移植、標準化生產技術、高產奶牛繁育技術、奶牛全混合日糧飼喂、人工授精技術、疫病綜合防控技術、全株玉米青貯及秸稈利用技術、數字化信息管理技術等,一大批先進適用技術得到推廣應用。 依法管奶:監管模式全國推廣 科學發展要敢于打破常規,敢于向傳統機制體制挑戰。生鮮奶收購站是奶源監管的重要環節,2008年前,全市大大小小的奶站多達217家,良莠不齊。為徹底清除這一環節的質量隱患,我市畜牧獸醫部門下決心對奶站進行全面清理整頓,建設一批,提高一批,淘汰一批,更好地服務于奶源基地建設。目前,全市奶站已規范整合為78家,全部配備了大型管道式擠奶機和儲奶、運輸設施,并持證運營,向標準化管理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危機時刻方顯英雄本色。在2008年三聚氰胺專項整治的緊急關頭,市畜牧部門創造性地提出了奶站“七統一”管理模式,即統一登記、統一掛牌、統一辦證,統一奶站與奶農、加工企業簽訂生鮮奶收購協議,統一畜牧獸醫部門與奶站、監管責任人簽訂奶源質量安全責任書,擠奶、儲奶、運輸等關鍵環節實現了全程監管,農業部對這一創新做法給予充分肯定,要求在全國推廣淄博的經驗。臨淄區還代表我省接受了國家農業部驗收。 在政府的強力監管下,我市奶業免受了三聚氰胺事件的滅頂之災,風波過后產業恢復迅速,生鮮乳價格持續回升,奶牛養殖效益日益回暖,乳企品牌美譽度跨入全國前列,百姓放心奶成為“淄博制造”卓越的品質代言。 本文來源:齊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