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股說明書還顯示,在經株洲市政府批準適當調低利息后,截至2006年年底,湘大股份(唐人神前身)原持股員工已分次還清所有職工股借款本金和利息,不存在任何欠付本金及利息的情形。 職工代表向本報記者介紹,2002年,陶一山及其經營者集團成員在獲得2000多萬元的退股款后,成立了株洲成業投資有限公司(下稱“株洲成業”),并利用退股款和政府借款參與了唐人神的增資,成為其第二大股東。但招股說明書披露的信息顯示,株洲成業設立于2002年12月30日,而唐人神的增資擴股在其設立之前。 唐人神解釋清退原職工股卻隨后成立株洲成業的理由是,因股東人數不能超過50人,因此無法讓普通職工入股。 在株洲成業代表管理層進入唐人神的同時,后者的發起人、控股股東株洲市飼料廠也完成了徹底退出。 2005年11月16日,唐人神原股東上海新楊飼料工業有限公司向株洲成業轉讓其持有的公司534萬股股份,轉讓價款共計1447.14萬元。在此之前,株洲成業系唐人神第二大股東,但實際控制了公司經營管理,為增強股權關系上的控制力,株洲成業決定以多年分紅積累及部分借款對唐人神進行增資,認購增發新股1093萬股,由此成為唐人神的控股股東。 其后,經過一系列股權轉讓,株洲成業持股數降為3412.29萬股,占唐人神股份總額的33.12%。 有職工指稱,在一系列的股權轉讓中,管理團隊成員的資金幾乎全部來自于政府借款和股利分紅。 監管部門人士向記者表示,對于唐人神管理層利用政府借款的情況,由于情況比較復雜,目前尚無法評價。 職工股“清退” 在唐人神的職工股爭議中,即使連職工代表,也稱有些職工在其中純屬“胡鬧”,主要是看到公司即將上市,因此在已經獲得退股款數年后仍舊事重提,試圖獲得部分利益。 不過,仍有部分職工向記者堅稱自己并未簽字確認清退或者轉讓股權,更有甚者,稱并未在2002年退股時簽字領取退股款。這部分人將使情況變得復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