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得了有益的土著菌,還得把它們種到發酵床上。發酵床的主要原料是稻草,先將稻草切到10~15厘米長,然后平鋪上去,厚10~15厘米。再按稻草總量的5%,撒上沒有污染過的土和0.3%的粗鹽,因為粗鹽中含有豐富的礦物質,有利于微生物的繁殖和分解稻草。再按每平方米0.25公斤把配制好的菌種灑上去,這個過程一般稱之為接種。 這里要特別注意,當發酵床做好以后,不要立即把雞放上去。如果立即把雞放上去,雞就會把這個土著菌菌種全部吃完了。經過4~5天以后,菌種在里面繁殖了很多,這個時候把雞放上去,即使雞再貪吃,也不能把它吃完,這個時候就可以放入雛雞了 雞放養的密度要掌握好,密了以后單位面積糞太多,發酵床的菌種來不及分解,就會形成泥濘,發酵就會漸漸停止,所以一般的密度應該控制在每個平方米5~6只雞比較適合。如果密度過小,糞便太少,土著菌分解雞糞的能力也會下降。 隨著雞漸漸長大,土著菌的隊伍也在繁殖壯大,分解能力也就越來越強。這些雞上到發酵床后,一個個撒著歡的享受著,而且還自己管理著發酵床呢,除非有積糞的時候,人去管理一下,一般的不要去管理。所謂的管理,對雞而言是很快樂的,它們在發酵場去找食物,用嘴去找,用爪去扒,實際上通過這些動作,就把雞糞和發酵場上的有機原料菌種拌在一起了,這樣就加快了雞糞的分解速度。 經過雞兒們自己管理的發酵床疏松透氣,不但有利于吸付糞便,也有利于菌種在墊料里生長,繁殖,分解。雞采食了大量的微生物以后,在腸道里形成了有益微生物群落,提高了消化能力,生長的健康,疾病也少,排出的糞便臭味也少。沒有污染了,這雞就成了綠色的環保雞了。 本文來源:科技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