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了風風雨雨的中國乳制品行業在2010年似乎不十分太平。三聚氰胺問題奶粉卷土重來、國家加強乳制品監管力度、幾大乳品巨頭互掐以及行業并購整合等事件你方上罷我登場,輪番上陣。在陰霾籠罩下踱步前行幾年,我們能夠看到中國乳制品大軍浩浩蕩蕩力圖樹立良好行業信心,給消費者一份安心的決心。在這一年,我們回顧一下頻繁出現在乳制品行業的幾大關鍵詞。 關鍵詞之一 ——“漲價” 今年,食品價格上漲成了全社會關注的焦點,乳制品行業也不例外。洋奶粉以原材料價格上漲為理由屢屢漲價。 2009年底雀巢宣稱,由于受原料價格上漲影響,從2010年1月1日起,雀巢將對部分奶品實施價格小幅調整,漲幅在5%-10%左右。當時,雀巢高鈣高鐵400克袋裝產品建議零售價從原來的30.60-5.50元上漲到33.70~39.10元,185克的雀巢鷹嘜煉奶從7.35-8.80元增至7.70-9.30元。 繼今年1月1日上調旗下奶粉價格后,雀巢公司6月份宣布,將從8月1日起,再度上調部分奶粉和液態奶的價格,平均幅度約5%,此次調價不包括嬰兒配方奶粉。 近期臨近歲末,外資品牌嬰幼兒配方奶粉又開始紛紛提價,此次雀巢再次領漲,美贊臣、雅培、多美滋等外資品牌競相跟隨。 關鍵詞之二 ——“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始終是中國乳制品行業揮之不去的核心話題。2010年7月,超標三聚氰胺奶粉再次“現身”,在青海省一家乳制品廠,檢測出三聚氰胺超標達500余倍,而原料來自河北等地。 2010年8月,一則“圣元奶粉疑致女嬰性早熟”的消息引起來社會的廣泛關注。后經衛生部調查,湖北的這3例嬰幼兒單純性乳房早發育與食用圣元優博嬰幼兒乳粉沒有關聯,市場上抽檢的圣元乳粉和其他嬰幼兒乳粉激素含量沒有異常。2010年10月,性早熟事件引發蒙牛及其公關公司的涉案傳聞。 同年11月,湖北遠山乳業所產乳酸玉米奶三聚氰胺含量嚴重超標,共計50件,被暫扣生產許可證,并停產整頓。 關鍵詞之三 ——“并購” 在食品安全事件頻發的年代,國家相關部門加強了行業監管的力度,也采取法律手段來樹立行業規范。2010年11月4日,國家質檢總局公布《企業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許可條件審查細則2010版》和《企業生產乳制品許可條件審查細則2010版》,規定乳制品生產企業今年12月31日之前必須重新提出生產許可申請,否則停止生產。新政策的出臺給小乳企的生存帶來殘酷的考驗,被大企業收購或將成為其重生的出路。 2010年11月22日,蒙牛宣布與君樂寶合作,將投資4.692億元持有君樂寶乳業51%股權。同年12月中旬,蒙牛再次出手意欲加入并購全球鮮奶產品第二大品牌法國優諾的行列。 另一家乳業巨頭光明則在今年年初便開始了并購舉措,今年3月,光明食品便與GNC建立戰略合作關系,當時光明方面計劃與GNC成立合資公司并將GNC產品引入中國。7月,光明乳業(600597.SH)發布公告稱,擬以增資形式認購新西蘭Synlait Milk公司新增普通股26021658股,并獲得后者51%股權。 關鍵詞之四 ——“國際化” 現代社會,時尚界講求國際范兒,這股世界風也不禁吹到了乳制品行業。今年國內幾大乳品巨頭爭相開啟國際化路線。作為中國食品行業巨頭,光明食品早就把目光投向海外。在大光明成立的第二年,光明食品就曾與印尼巨頭三林簽署了戰略框架協議。雙方計劃在食糖生產基地、奶牛場與乳業、高效生態農業園區等領域攜手合作。今年光明通過一些列的海外并購舉措,向業界昭示著其大步邁向大洋彼岸的決心。 2010年12月,伊利宣布從2011年開始,伊利將是迪士尼大中華地區唯一的戰略乳品合作伙伴。業內人士分析,伊利集團此番決策或許能使其實現快速轉型,成為了中國首家產品結構與國際乳業巨頭接軌的企業。無獨有偶,早前蒙牛乳業和香港迪士尼樂園就已結成聯盟,蒙牛將為香港迪士尼樂園指定牛奶供應商,為主題樂園、香港迪士尼樂園酒店及迪士尼好萊塢酒店提供牛奶產品。蒙牛乳業總裁表示,此次合作有助于推動中國民族乳業開拓國際市場。 本文來源:食品產業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