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農業廳官方網站日前發布公告稱,廣東省奶業協會已經促使生鮮奶購銷雙方達成一致,2011年廣東生鮮奶收購價在今年的基礎上上浮10%,據悉,在漲價一成后,目前已有不少的奶牛養殖場與乳制品加工企業順利簽訂了2011年生鮮奶購銷合同。 中投顧問發布的《2010-2015年中國乳制品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顯示,受玉米等飼料、白糖、柴油等價格大幅度上漲的影響,今年奶牛養殖場生鮮奶的生產成本比去年顯著增加,尤其是廣東地區奶牛產量低,人工工資高等特點更是加劇了奶牛養殖場的養殖成本,牧場與當地乳制品加工企業之間的關系日益緊張。 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周思然指出,生鮮奶收購價格的上漲,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奶牛養殖場的成本壓力,增加了乳制品加工企業的生產成本,但相對上游成本的大漲幅而言,該漲幅較小,仍然無法彌補奶牛養殖場因成本上漲造成的損失,這也是目前廣東省許多牧場并未與乳企簽約的重要因素。 當然,這一價格是政府給出的指導價,后市生鮮奶收購價仍然存在不定因素,如搶奶現象的存在將助推生鮮奶收購價的上揚。目前廣東市場乳制品加工企業主要有伊利、蒙牛、燕塘、晨光等。伊利、蒙牛等一線乳企擁有雄厚的資金實力和龐大的消費市場,面對廣東省奶源緊張現象,它們也紛紛加入了搶奶隊列中,以高價獲取奶源,推高了原有的收購價格。事實上,對乳企而言,自有牧場的建設至關重要,但由于自建牧場周期長,對資金的要求也高,因此對中小規模乳企來說,自建牧場的可能性較小。 中投顧問研究總監張硯霖指出,就廣東省本土企業而言,擁有自有牧場的企業還少之又少,其原奶主要來源于各大奶牛養殖場,受生鮮奶收購價影響較大。面對今年下半年原料價格、人工成本、水電費上漲等諸多因素,乳企已紛紛采取漲價以應對日益緊縮的利潤空間,此次生鮮收購價的提升,也意味著2011年乳企將面臨更大的成本壓力,乳制品價格難以出現下跌空間。 本文來源:慧聰食品工業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