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益生元:提供養分給乳酸菌 寡糖類益生元,可作為益生菌的營養物質,選擇性促進乳酸菌等益生菌的生長繁殖,增強乳酸菌促生長功效的發揮。 4. 工業培養乳酸菌的代謝產物:優良的細菌素 乳酸菌經工業培養后分離出菌體后的上清液,內含乳酸菌分泌的豐富代謝產物,如乳酸、過氧化氫及細菌素等,具有優良的抑制、殺滅有害菌的能力。乳酸菌分泌的細菌素不是抗生素,因此不會產生類似于抗生素具有的毒副作用,乳酸鏈球菌素作為乳酸菌的一種發酵代謝產物,是目前世界公認的安全的天然生物性食品防腐劑和抗菌劑。 三、微生態制劑生產廠家必須具備的條件與能力 微生態制劑,特別是其核心菌種乳酸菌,對生產條件要求十分嚴格,工藝程序復雜。只有具備尖端的產品研發實力、精良的生產加工工藝和過硬的技術服務能力的供應商,才能提供優質高效的的微生態制劑。 1. 產品研發 a. 菌種篩選、保存和鑒定 篩選出性能優良的菌株是生產高品質微生態制劑的基礎,因此開發微生態制劑產品必須擁有豐富的益生菌菌種資源,具備菌種保存、篩選、純化、性能鑒定和安全性評價的能力。 優良的菌株必須有經科學試驗驗證的安全性、穩定性和有效性。 安全性:作為生產微生態制劑用的菌株首先不能產生毒素,無毒、無害、無副作用,來源清楚,基因穩定,符合國家相關法規規定。 穩定性:菌株應對高溫、高濕、胃酸和膽堿等環境有一定的耐受性能,才能順利到達腸道作用位點發揮作用。 有效性:菌株應具有優良的腸道定植能力、產酸能力和繁殖性能,才能發揮防病促生長的功效。除了活菌的功效外,有些菌株的死菌體也具有一定的腸道定植能力和抑制病原菌能力。 另外,同名菌種的不同菌株的生理特性(如繁殖生長速度、最佳生長環境或條件、世代間隔、環境耐受性、腸道定植能力、代謝產物等)存在較大差異,最終表現為微生態制劑的功效也會完全不同。因此,生產微生態制劑的菌種(株)必須經過嚴格篩選和功能鑒定,這是生產高品質微生態制劑的基礎。 b. 針對動物需求而設計不同菌種之間的優化組合) 針對不同動物腸道特點和不同益生菌菌株的生長特性、生理功能,合理組合多種菌株,通過優化、調整和控制發酵過程中的培養參數,使得多種益生菌菌株在同一培養基中協同生長、共生發酵來制備微生態制劑,從而發揮各菌株間優勢互補作用,獲得較高的生物學功效。 2. 生產加工 生產加工工藝對微生態制劑品質影響很大,特別是核心菌種乳酸菌是十分嬌貴的微生物,須有高精的技術才能做好。 ① 發酵培養條件優化設計:菌株在發酵時的生長條件和發酵周期都會影響菌株存活率和活性,同一初始菌株,由于發酵條件不同,其最終產物也不同,作為微生態制劑的效果也會有很大差別。 ② 高效液態氮冷凍干燥技術,收獲高活力、高活菌數的純菌粉 ③ 新型菌體包埋技術處理乳酸菌,提高產品對高溫、高壓、胃酸等不良環境的耐受性能,延長保存期。 ④ 生產過程中嚴格的滅菌環節和管控措施,防止雜菌污染。 ⑤ 產品活菌數檢測技術,保證出廠產品的品質。 3. 應用技術服務 專業的應用技術服務團隊和豐富的知識、經驗積累,依據客戶的不同需求,制定科學合理的產品解決方案。在確保產品功效的前提下,從方便用戶使用的角度出發,不斷開發研制新產品,并提供全方位的應用技術指導。 四、如何辨別高品質的微生態制劑 在選擇微生態制劑產品時,應該向供應商咨詢以下問題:①產品菌種組成,安全性、穩定性和有效性等實驗數據;②活菌數量,如果是純菌粉,活菌數是否能達到1x1011cfu/g以上;③是否耐熱;④是否能通過胃酸和膽鹽,并在腸道存活、繁殖和定植。
|